“冬养三九,夏养三伏”,每年三伏天都是给孩子调理身体、增强抵抗力的黄金时机。近日,我院中医科门诊收获了一波又一波家长的好评。不少坚持带娃来做艾灸的家长发现,孩子的体质悄然发生着积极变化——感冒次数少了、脾胃好了、精神头更足了,这些“看得见、摸得着”的效果,让“冬病夏治”的传统调理方式更受认可。
家长真实反馈:孩子的变化,藏在细节里
“以前一到换季,娃准感冒咳嗽,还总拖很久不好,今年三伏天坚持灸了3次,这个夏天尽管天气多变,居然没中招!”带着4岁儿子来做第4次艾灸的马女士,忍不住和医护人员分享喜悦。她提到,最初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“冬病夏治”,没想到孩子不仅不抗拒温和的艾灸,调理后吃饭也比以前香了,晚上睡觉也更安稳。

另一位宝妈王女士则是“回头客”,去年带6岁女儿灸完整个三伏,女儿秋冬的鼻炎发作次数明显减少,今年一入伏就早早预约:“去年灸完就觉得有用,今年肯定要坚持!现在女儿自己都会提醒我‘该去医院做艾灸啦’。”
还有家长发现,孩子之前总爱积食、肚子胀,艾灸几次脾俞穴后,消化好了很多,连挑食的毛病都有所改善。这些来自家长的真实分享,也让更多人看到了儿童三伏艾灸的调理价值。
为什么孩子艾灸后,抵抗力会改善?
我院中医科夏医师解释,儿童脏腑娇嫩、阳气未充,容易受寒气、湿气侵袭,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、脾胃虚弱等问题。三伏天阳气最盛,此时艾灸大椎、肺俞、脾俞等穴位,能借助外界阳气“补”孩子自身阳气,就像给身体“充电”——不仅能驱散体内积寒,还能帮脾胃“减负”,从根源上增强孩子自身的抗病能力,让秋冬少生病、不生病。
为了让孩子舒适接受调理,科室会根据孩子年龄、体质调整艾灸温度和时间,搭配轻柔的穴位定位手法,多数孩子都能轻松配合,甚至觉得温暖舒服。
儿童艾灸适应症
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,通过温热刺激穴位,起到温通经络、调和气血、消肿散结、祛湿散寒、回阳救逆等作用。儿童艾灸的适用情况较为广泛,以下为你介绍常见的适应症:
1.呼吸系统疾病
感冒:儿童脏腑娇嫩,易受外邪侵袭而感冒。艾灸可以帮助孩子驱散风寒或风热之邪,减轻感冒症状,如发热、恶寒、头痛、鼻塞等。
咳嗽:无论是外感咳嗽还是内伤咳嗽,艾灸都有一定的疗效。它能温肺散寒、化痰止咳,对于寒咳效果更佳。
哮喘:艾灸可调节儿童的肺、脾、肾三脏功能,增强机体免疫力,减少哮喘发作的次数和程度。
2.消化系统疾病
泄泻:小儿脾胃功能较弱,饮食不节、受寒等都可能导致泄泻。艾灸能温运脾阳、利湿止泻。
便秘:对于因脾胃虚寒、肠道蠕动无力引起的便秘,艾灸可以促进胃肠蠕动,改善便秘症状。
腹痛:儿童腹痛多由寒凝气滞、乳食积滞等原因引起。艾灸能够温通经络、理气止痛。
厌食:艾灸可以调节脾胃功能,增强食欲。
3.其他病症
遗尿:小儿遗尿多与肾气不足、膀胱虚寒有关。艾灸具有温补肾阳、固涩膀胱的作用。
小儿惊风:艾灸对于惊风发作后的调理有一定帮助,可起到镇静安神、调和气血的作用。
小儿肌性斜颈:艾灸能温通经络、舒筋活血,缓解颈部肌肉痉挛。
儿童艾灸主要适用于虚寒性病症。比如小儿风寒感冒,表现为怕冷、流清涕、轻微发热等;小儿脾胃虚寒,常见症状有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、腹痛、腹泻等;小儿遗尿,即儿童在睡眠中不自觉排尿。